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什么以及时间

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什么以及时间

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,由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,最终形成了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的局面。三国灭亡的顺序如下:

1. 蜀汉(263年-266年):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,逐渐走向衰落。263年,魏国的大军在邓艾和钟会的率领下攻入蜀境,蜀汉主将姜维战败,刘禅投降,蜀汉灭亡。

2. 魏国(266年-268年):蜀汉灭亡后,魏国于266年由司马炎建立为晋朝,即西晋,魏国名义上并未灭亡。268年,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,自立为帝,建立西晋,魏国名存实亡。

3. 吴国(280年):西晋统一后,于280年派杜预和王浑率军攻吴,吴主孙皓屈服,吴国灭亡,标志着三国时期正式结束。

总结来说,蜀汉亡于263年,魏国名义上亡于266年但实际被晋取代,而吴国在280年被西晋灭亡。

三国最厉害的十大谋士

三国时期,英雄辈出,谋士众多,以下是一些被认为在战略战术、外交谋略等方面具有卓越才能的十大谋士:

1. 诸葛亮(蜀国) —— 被誉为“智慧的化身”,他的《隆中对》一计奠定了蜀汉的建国基础。

2. 荀彧(魏国) —— 曹操的首席谋士,善于内政,也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3. 郭嘉(魏国) —— 曹操的得力智囊,善于出奇制胜,对曹操的许多重大决策有深远影响。

4. 程昱(魏国) —— 以智谋闻名,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,稳固了魏国的统治。

5. 庞统(蜀国) —— 被称为“凤雏”,与诸葛亮并列为“一龙一凤”,其智谋深不可测。

6. 张松(蜀国) —— 曾想联合刘备对抗曹操,虽然最终失败,他的外交策略对蜀汉有一定影响。

7. 贾诩(魏国) —— 曹操的重要谋士,以擅长于战略分析著称。

8. 鲁肃(吴国) —— 东吴的重要谋士,帮助孙权统一江东,为孙吴的稳固立下功勋。

9. 张昭(吴国) —— 为孙策、孙权父子出谋划策,辅佐吴国建立。

10. 司马懿(魏国) —— 曹魏后期的重要人物,后晋取天下,是三国后期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家之一。

这些谋士各有特色,对三国历史起到了关键作用,但评价谋士的智慧和影响力是一个主观的过程,不同的历史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。

三国最后谁统一了中国

三国时期的最后一个统一时期是西晋。在魏国的司马炎建立西晋后,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,于265年(西晋泰始元年)废掉魏国的末代帝曹奂,自立为帝,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280年(西晋咸宁六年),西晋大将杜预和王浑率军攻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吴国,真正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。因此,是西晋的司马炎统一了中国。

魏蜀吴的灭亡顺序

魏蜀吴三国的灭亡顺序如下:

1. 蜀汉(263年-266年):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,实力逐渐削弱。263年,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率军攻打成都,蜀汉主将姜维无力抵抗,蜀汉灭亡。

2. 魏国(266年-268年为晋朝):蜀汉灭亡后,魏国并未立即灭亡,因为司马炎在266年即位为晋王,次年(268年)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,建立西晋,魏国名存实亡。

3. 吴国(280年):西晋统一后,于280年,杜预和王浑率晋军攻灭了吴国,吴主孙皓投降,标志着三国时代的结束。

所以,按照时间线,蜀汉最先灭亡,接着是魏国(实为晋朝),最后是吴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