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弦月下弦月图解

上弦月下弦月图解

上弦月和下弦月是月相变化的一种体现,它们的时间取决于月亮在相对于地球的轨道位置。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时,太阳光照射在月球表面造成的。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大约是29.5天,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1. 新月: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,我们看不到月亮。
2. 初弦月上弦月:约在农历每月的7-8日,月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,呈半圆形,这时是上弦月,满月后的第一天。
3. 满月:约在农历每月的15日,月球完全被太阳照亮,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圆形。
4. 下弦月:约在农历每月的22-23日,这次是被太阳照亮的另一半,形成月牙形状,与上弦月位置相反。
5. 残月下玄月:接近农历月末,月球靠近地球的阴影,看起来几乎是看不见的

上弦月下弦月怎么区分

上弦月和下弦月是月相周期中的两个阶段,它们的区分主要基于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。以下是它们的特征:

1. 上弦月(约农历7-8日):这时,月球绕地球转了一半,我们看到的月亮从地球角度看,是月球的右侧被太阳照亮,呈现出一个半圆形。此时的日出和日落,太阳和月亮会在天空中形成直角或接近直角,因此也被叫做"半月"。

2. 下弦月(约农历22-23日):到了下弦月阶段,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,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减小到只剩左侧,形状就像一个弯曲的月牙,且与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直角位置相反。

简单来说,上弦月是月球在上半夜被照亮,而下弦月是下半夜被照亮。如果你在晚上仰望星空,可以根据月球的位置和亮度来识别,上弦月是满月的一半,而下弦月则是另一半。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用望远镜观察更细节的变化,如月亮表面的暗影和凹凸。

一张图看懂月相表

月相表或者月相图通常是一个环形图表,展示了月球从新月到满月,再到新月的整个周期。

1. 新月(无光):在图表的中间,没有被太阳照亮的部分,表示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,我们看到的是月亮的黑暗面。
2. 峨眉月弦月:从新月开始,左侧逐渐露出一部分,呈弯弯的形状,代表初弦月或上弦月阶段。
3. 上弦月(半圆):月球右半边被照亮,形状接近一个半圆形,太阳、地球和月亮在天空中形成直角。
4. 凸月:随着阳光照亮更多区域,月牙逐渐变大,从上弦月向满月发展。
5. 满月(圆):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,呈现出完整的圆形,月相表上显示为一个全白的部分。
6. 残月:满月后,逐渐变为月牙状,左半边被照亮,这就是下弦月。
7. 下弦月(凹月):和上弦月类似,但月球右半边是阴影,左半边被照亮,形状倒置。
8. 峨眉月再次出现:从下弦月开始,直到再次回到新月,月球的左半边逐渐被遮蔽。

确保你查看的月相表包含农历日期,因为不同日期的月相是不同的。它可以帮助你追踪月相变化,预测何时赏月会看到不同的景象。